保國寺介紹

位于寧波郊區(qū)靈山之麓,距市區(qū)15公里。原寺創(chuàng)建于東漢,現(xiàn)存的保國寺大殿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(1013)重建。至今已有970多年歷史,是中國現(xiàn)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之一,也是我國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筑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它由山門、天王殿、大殿等建筑組成,占地面積1.3萬余平方米,建筑面積0.6萬余平方米。 寺院依山勢建造,在中軸線上,自南而北有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觀音堂和藏經(jīng)樓,兩側有鐘樓和鼓樓連接其他建筑,錯落有致,大殿前有水池,池水清澈,四季不涸。 保國寺大殿是北宋祥符六年(1013年)的建筑,在中國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歷史、藝術和科學價值。大殿平面的主要特點是進深大于面闊,呈縱長方形,這在同時代的佛殿建筑中極為罕見。整個大殿的全部結構皆用斗拱之間的巧妙銜接和精確的榫卯技術,不用一枚鐵釘將建筑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,承托起整個殿堂屋頂50余噸的重量。柱子則用較小的木材拼合成瓜棱狀,極其獨特,這種既省材又牢固美觀的營構方式和手法,為現(xiàn)存古代木構建筑中所少見。在大殿前槽天花板上,還巧妙地安排了三個與整體結構有機銜接的鏤空藻井,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,下面不容易看到,故被稱為“無梁殿”。最令人奇怪的是保國寺殿內(nèi)始終保持一塵不染,墻角無蛛網(wǎng),鳥雀也不飛進殿內(nèi)停留或筑巢。一說因建造大殿的材料是一種特殊香木,蟲鳥嗅之即避,又說,大殿的結構極為科學,空氣十分流通,蛛網(wǎng)不能結織,灰塵不易積留,故殿內(nèi)能長年保持清潔。 保國寺周圍的山谷幽深,景色迷人,也是一處旅游勝地。
保國寺旅游線路推薦

    暫無相關產(chǎn)品推薦

線上服務線下保障  
  •  江蘇五星旅行社
  •  江蘇旅游百佳
  •  誠信企業(yè)
  •  文明旅行社
  •  明碼標價